英山长征精神体验园,座落于湖北四季花海景区内,位于英山城南2公里处的白莲河畔,总占地面积1960亩,园内建有“一园一馆三路”:长征文化体验园、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陈列馆、红二十五军长征缩微路、中央红军长征路和新长征文化路。是湖北省直机关党员干部教育基地、湖北省返乡创业示范项目、黄冈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、英山县革命传统教育点。该园以大别山革命历史文化为载体、以英山红色文化资源为基底,以“重走长征路·共圆中国梦”为教育主题,凭借全程沉浸式体验教学的鲜明特色,为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新征地。承接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、学校、社会团队和团体举行党史教育、支部主题党日及青少年开展爱国主义、革命传统教育等活动。
革命战争时期,英山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英山陶家河鄂皖革命根据地,与瑞金、井冈山、延安等革命根据地一样,都是革命战争时期的重要红色地标。
英山是一个“一抷热土一抷魂”的革命老区,被誉为“一寸山河一寸血,血染红土三尺深”,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,为了中国革命,10万英山儿女参军参战,7400多名英雄儿女英勇献身,创造了“28年红旗不倒”的革命奇迹,孕育了永载史册的大别山精神。
1921年,董必武、陈潭秋和包惠僧三位同志来自大别山的代表参加了中共一大,他们在大别山点燃革命火种,树起红色旗帜,拉开了大别山革命斗争的序幕,从那时起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,二十八年间,大别山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浴血奋战,前仆后继,始终坚持斗争,为革命的最终胜利作出重大贡献。
二十八年红旗不倒,二十八年火种不灭。英山见证了中国革命的伟大历程,英山革命也成为中国革命的缩影。红四方面军从这里西征,红二十五军从这里北上,红二十七军在这里组建,红二十八军在这里开辟根据地,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转战于此。
无论是在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苏区的过程中,还是1932年10月后,因反“围剿”失利,红四方面军主力撤离鄂豫皖根据地,或是1934年红二十五军战略转移,留守的红二十八军独立坚持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……来自大别山的革命军民,始终紧跟党走,纵然历经苦难,依旧初心不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