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“最牛”钉子户:1500万嫌少非要3000万,最后竹篮打水一场空
来源:武汉人才网
时间:2023-09-17 21:48:37
作者:武汉人才网
浏览量:
拆迁重建后,村民摇身一变,人人成了千万富翁,五套房起步。
因此,在市中心有老房子的,无不期盼着能够尽早拆迁,分一大笔拆迁费。但也正是因为拆迁能一夜暴富,很多爱占便宜的人开始拿此大做文章,坐地起价,希望能拿到更多拆迁款。武汉李女士就是如此,因为建地铁,她的房产面临拆迁,政府给出了1500万的拆迁款。但李女士却嫌弃太少,拒绝了这笔补偿金,要求政府补偿自己3000万。如此夸张的补偿款,政府自然不会同意,因为没有谈拢,双方便僵持了下来。如今十几年过去了,李女士是否已经拿到自己心仪的补偿款?
李女士是个非常有投资眼光的人,90年代商海沉浮赚了不少钱,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一批人。2001年,李女士投资110万,买下了江汉区香港路繁华地段的一间商铺。
这栋楼一共有三层,李女士的商铺在最下面,一共287平,高5米。买下来之后,李女士并不打算商用,而是直接把它租给了建设银行,双方签订了长期租约。要知道,那可是2001年,人均月收入也就几百元上下,而李女士的月收入已经达到了万元。时光飞逝,李女士商铺所在的位置越来越繁华,她的租金也是水涨船高,涨到了每年63万。每年有这样一笔收入,李女士得以让全家过上好生活,还将自己的孩子送到海外留学。在老家,他给父母建了一栋大房子,资助弟弟开公司做生意,真正做到了一间商铺养三代。李女士幻想着生活能一直持续下去,却没想到2013年一天,一纸文书打破了她的平静生活。2013年10月,武汉计划建设地铁,刘女士商铺的位置被规划其中,得到消息后,她内心十分纠结。
以往靠着和建设银行的业务往来,她每年都能赚到63万租金,一家人也全指着这笔钱生活。建设地铁,不仅能让周围的居民出行更加便利,自己还能获得一大笔安置费,何乐而不为呢?建设地铁是市府发起的一项利民工程,按理来说,附近的居民理应配合。但是她在看到1508万的赔偿款时,顿时有些蒙了,这未免也有些太少了。其实在外人看来,这笔钱已经称得上是一笔巨款,是多少人奋斗一辈子都挣不到的。但李女士是个商人,见惯了大风大浪,自然不会将这笔钱放在眼里。根据她的计算,这笔钱相当于是每平方是补偿5万多,而周围商铺市场价则是10万元,相距甚远。
“由于附近没有商铺交易,因此也就没了参考价,只能按照李女士的租金和收益年份来计算。”我国商铺的使用年限是40年,李女士的商铺还有25年,按照每年60多万。这是有关部门找评估公司作出的评估,当初选这家公司,97位业主得到了55位业主的同意。也就是说,评估公司是业主们自己选出来的,最终得到这样的结果,李女士理性接受。但她性格执拗,坚决认为这笔钱太少,没有在拆迁合同上签字,双方就这样僵持了下来。
关于房屋使用权限的问题,李女士拿出了房产证,上面赫然写着住宅用地,拥有70年产权。工作人员却表示,如果住宅用地被当作商铺使用的话,也需要按照商铺使用权来定。于是,她自己找了一家评估机构,最终对方给出的价格是9万元一平米。加上装修补偿,有关部门需要给李女士补偿3000万。
该评估公司是李女士自己找的,得出这样的价格,谁知道这里面是否有猫腻呢?但有关部门找的评估公司则不同,是通过业主集体投票选出来的,符合相关规定的。大家都同意了赔偿方案,如果只给李女士特殊的补偿方案,这样对其他人来说不公平。见双方就赔偿金问题协商不好,李女士又提出一个方案,让有关部门给她找个商铺。之后,有关部门给李女士介绍了多间商铺,但是李女士见了都不满意,总能挑出各种毛病。两种方案都没达成最终协议,无可奈何下,双方又陷入了僵持状态。截止到2014年1月,其他居民都已经搬出,整条街道就只剩下李女士的店铺。由于她店铺位置十分特殊,导致大型机械无法展开作业,只能占据公共道路。
除此之外,店铺附近50米范围内无法施工,拖慢了工作进度,施工方每天损失几十万。原计划在2016年建成通车的武汉地铁,因为施工进度拖慢,通车变得遥遥无期。李女士房产引发的蝴蝶效应,无时无刻不在影响身边的人。就连周围居民也开始对她有意见,纷纷指责他贪得无厌。“拿着钱去做什么不好,哪怕是理财有不少收益,在这样拖下去只会没完没了!”眼见着李女士采取拖字诀,这样下去,工程什么时候是个头?不得已,在2015年,有关部门给李女士下达了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。该决定一旦下达,有关部门有权利对李女士的房屋进行强行拆迁。对该协定,李女士嗤之以鼻,认为只要自己不签署协约,有关部门就无法拆除自己的房子。
事实上,该协定一旦下达,无论李女士同不同意,她的房屋最后都会被拆除。于是,有关部门只好采取留置送达方式,在公证员的见证下,将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告知书,贴到李女士的店铺门上。按照协定,如果李女士在20天内没有提出异议,则默认接受之前答应的赔偿款数目。但是等李女士看到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的时候,20天早已过了,便代表她同意了有关部门补偿金数目。李女士对此非常气愤,她认为是对方故意刁难自己,用这种方法迫使自己不得不让步。
李女士申请复议,要求对方撤销《房屋征收决定公告》,但被有关部门拒绝了。
“我并不想阻碍地铁建设,也不想成为人人嫌弃的钉子户,但有关部门处理不到位,因此我不能同意!”有关部门则表示,李女士的做法不仅阻碍工程进展,还给附近居民造成危险隐患。因此,提议先执行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,并为此提供了2.28亿元作为担保金。最终,湖北省高级法院最终做出决定,批准执行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。终于,在2015年3月17号,李女士的房屋被推倒。后来,武汉中级人民法院认为,有关部门传达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时,方式的确欠妥当。
到2016年底,武汉地铁6号线正式运营,给当地居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至于李女士的赔偿问题,后续是否达成了一致,双方并没有透露,我们也就不得而知了。其实关于拆迁“钉子户”的问题,在全国范围内屡见不鲜,几乎每年都会发生。一个是拆迁方给出的补偿金额的确不合理,双方僵持不下,最终导致“钉子户”的出现。另一个是拆迁方给出合理补偿金额,但业主贪得无厌,双方僵持不下,导致的“钉子户”。
在《房屋征收补偿决定》文件下达后,李女士的房产不得不被强制拆除。怎么说呢,还是希望李女士以大局为重,不要因为自己的蝇头小利,牺牲了大众的利益。况且以有关部门给出的补偿款来看,李女士根本就没有吃亏,反而赚了不少。之所以觉得吃亏,不外乎是觉得拆迁之后,无法再与银行继续合作,每年拿不到63万租金。
但这并不是有关部门的问题,总不能因建设地铁,就让有关部门替李女士后半生买单吧。【免责声明】:转载自其他平台或媒体的文章,本平台将注明来源及作者,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,仅作参考。本公众号只用与学习、欣赏、不用于任何商业盈利、如有侵权,请联系本平台并提供相关书页证明,本平台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,并不承担其他任何责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