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90岁重病老汉,因欠巨额医药费暴露身份,引起政府高度重视
来源:武汉人才网
时间:2023-09-02 00:27:40
作者:武汉人才网
浏览量:
2015年,在湖北咸宁市的一家医院里,有位身患重病的老人正在进行治疗,但由于年岁已高身体机能下降,病情一直在持续恶化。看着父亲满脸痛苦,身旁的子女一筹莫展。他们不仅是担心父亲的身体状况,还在发愁那高昂的治疗费用,因为就在前一天,医院已经发了最后通知,如果一个星期内交不上费用,只能对他们父亲停药了。
如果不是走投无路,谁愿意看到父亲停止治疗啊,在这段时间,他们已经把家里能卖的都卖了,亲戚朋友能借的也都借了,但还是杯水车薪。突然,老人的小儿子开口说道:“哥,咱爸之前不是当过兵吗?你看咱能不能去找政府求助一下!”他何曾没有想过这个办法,但父亲曾经说过不让用他的身份办任何事,可是转念一想,现在好像也只有这个办法了,在沉思片刻后,他悄悄离开了病房,回家拿上了父亲的证书,就去了当地政府。
当工作人员看到老人的证书后满脸震惊,立即将此事汇报给了上级领导,领导得知后也不敢怠慢,紧忙跟随众人驱车来到老人救治的医院,并向医院了解了老人的身体状况。最后经组织决定,将老人送到了武汉医院接受治疗,并请来多位相关方面的专家教授,对老人进行医治,不仅如此,当附近医院得知老人的身份后,纷纷自发前来捐赠善款。那么这位老人究竟是谁?为何能引起这么大的轰动?可既然是这么厉害的人物,为何又沦落到没钱治病的地步?在他的身上到底有着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。
老人名为李经煜,出生于1925年的湖北省咸宁市,在他出生以后,母亲又相继为他生了六个弟弟妹妹,所以自然而然他也就成了家里的老大。但他并没有像其他同龄人一样,欺负自己的弟弟妹妹,相反李经煜对他们非常疼爱,在他们受到别人欺负时,他都会挺身而出。而且在家中没有多余的食物时,他都会将自己的那份让出去。可是平静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太久,随着卢沟桥事变爆发,侵华日军的铁蹄踏遍了我国各地,李经煜的家乡也难逃幸免,他的父亲为了全家能活下去,被迫带着一家老小走上了逃亡之路。
据李经煜老人回忆:日本人来到他们村以后,烧杀抢掠无恶不作,致使很多家庭妻离子散家破人亡,他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萌生了当兵的想法,但是由于年龄太小部队不要,去报名被撵了回来。后来日本人从他们村走后,李经煜的父亲就带着他们回到了家里,本来想着一家人终于可以安稳地生活了,可是这次回来,却彻底改变了李经煜的一生。那是在1940年的一天,国民党的部队来到李经煜的家乡征兵,但很多人都不愿意报名,后来国军的一名军官就开始下令,每家每户必须参加,要么出钱要么出人,李经煜的家里没有钱,只能选择出人。
而家中最大的孩子就是李经煜了,那年他仅仅15岁,等来到部队以后,李经煜便跟随同期的战士们一起刻苦训练,虽然没能参加上红军的部队,但是不管在哪都是打鬼子,想明白后他也就释怀了。没过多久,一个军官来到新兵连视察训练情况,突然看到了年龄最小的李经煜,便说道:“这么小能抗动枪吗?来给我当勤务兵吧!”就这样,李经煜在部队里当了两年的勤务兵,在此期间,他非常羡慕其他战士能上战场杀鬼子,也多次向部队申请去前线,但都被拒绝了,他只能老老实实在后勤工作。
可李经煜并没有放弃这个想法,闲暇之余经常找那些老兵请教经验,以为后期上战场做准备,除了这些,李经煜还在自学知识,遇到不会写的字,就会拿着笔和本询问部队的领导。后来,等李经煜长大以后,他就被转到了前线做通讯员,虽然这份工作不用扛枪打仗,但危险系数也是非常高的,可能一个不小心就会被炮弹打中,但李经煜并不害怕,相反在亲身体会到战场上的残酷以后,更加激起了他内心的作战欲望。然而并没有过多久,由于战场上的局势变化,前线战士伤亡惨重,急需后援部队补上,李经煜得知后,立刻找到首长报名了作战部队。
等来到作战部队以后,李经煜便跟随部队在咸宁一带作战,因为这边都是小股日军,枪炮火力并不足,正好让他们练练手,但第一次开枪杀人,要说不害怕是假的。李经煜老人回忆:刚拿枪的时候,看着小日本就在眼前,却怎么也打不中,急得满头是汗,经常会被班长批评。后来,在经历过几场战斗以后,李经煜也慢慢磨出了经验,逐渐从一个什么也不会的新兵,变成了经验丰富的老兵。而最让李经煜记忆犹新的就是雪峰山会战,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湘西会战,这场战役是发生在1945年4月,也是我国军队和日寇发生的,最后一次正面决战。从事件背景,我们就能看出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。
为什么日军要将战场设在这里呢,因为这里有个国军的空军基地--芷江机场,这个机场严重威胁了日军的空中部队,不仅仅是国内战场的补给问题,还有国际战场上的局势问题。所以日军这次是不惜一切代价,要打下这个基地并占为己有,这才可能扭转他们的败局,但是他们还是想得太天真了,这么重要的地方怎么可能让他们攻下。4月下旬,李经煜所在部队收到紧急命令,前往雪峰山积木槽支援,他们不敢耽搁,立刻整理好装备和武器,连夜急行军赶往目标阵地。等到了以后,现场的情况让他心里五味杂陈,漫天遍野都是战友们的尸体,就连空气中都是腐烂的味道。
可战士们虽然心里不好受,但手上却一点没停,等把牺牲的战士们拉到一旁后,便拿起铁锹从新挖出工事,因为原来的工事都被炮火炸平了,上面的浮土大约都有半米厚。等到工事建好之后已经到了第二天凌晨了,战士们拖着疲惫的身体刚想休息一下,日军就开始进攻了,这次和之前不同的是,日军调动了比之前高达两倍还多的武器装备、和人力。那么大家不禁好奇,为何日军要对着一个小小村庄,进行如此大的火力攻击呢?
其实这还要追溯到积木槽所在的位置,当年积木槽是雪峰山会战重要的隘口之一,也是国军第74军军长王耀武,亲自下令要坚守的阵地,积木槽一旦失守,后果不堪设想。日军当然也知道积木槽的重要性,所以一直在追加兵力,并调来飞机坦克支援,李经煜跟随部队拼命坚守阵地,打退了敌人数次冲锋,但同样他们也付出了惨痛的代价,后援部队不断地在补充兵力,一直到把日本人击退。战斗结束后,国军以伤亡两万余人,歼灭日军三万五千余人,成功守住了芷江机场,可是虽然取得了胜利,但这都是战士们拿命换来的。
据李经煜老英雄描述,伤亡惨重的主要原因是,敌人的武器太厉害了,他们用的枪只能在离敌人很近的时候才能打中,根本不像那些抗日电视剧里面那样,枪枪都能打中。还有吃的食物,日军吃的都是肉罐头,而他们在阵地上每天只能喝稀粥,碗里的米粒都能用指头数出来,基本上每次打仗都是饿着肚子。再后来抗日战争胜利以后,李经煜就选择了退伍,本以为侵略者走了终于可以好好生活了。可没想到只过了不到一年,解放战争又爆发了,他的家乡再次陷入炮火之中,而且更令人啼笑皆非的是,这次他又被国民党抓了壮丁。
但这次和之前不同的是,打的不是外来侵略者,而是自己的同胞,好在战斗还没有打响,他所在的部队领导就带着他们起义了。等来到了解放军以后,他面临了两个选择,一个是加入解放军继续服役,一个是领路费回家。经过深思熟虑以后,李经煜还是选择了领路费回家,他并不后悔这个决定,因为打了那么多年仗,早已开始厌倦了这种生活。
等回到家后,他没有向任何人讲起当年参军的经历,继续扛起锄头做起了农活。一直到建国以后,村里有人传他曾经参加过国民党,于是很多人对他冷言冷语,但他并没有放在心上,继续过着自己的小日子。时间飞逝,直到2015年,李经煜的身体开始告急,住进了医院,这也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幕。后来在大家一起努力下,李经煜老英雄终于痊愈了,在知道是儿子拿他的证件找政府的时候,气得好几天都没怎么吃饭。老英雄为了保护国家安稳,不惜抛头颅洒热血,但晚年却因没钱治病险些停药,实在令人唏嘘不已。
好在老人的身份被及时发现并得以救助,现在每个月也都能领到应有的补贴。谨以此片,向李经煜老英雄致敬,向所有为新中国付出的先烈们致敬!感谢你们,祝你们身体健康,阖家幸福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