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话:
关闭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> 职场资讯 > 武汉招聘

武汉交通规划12大败笔!

来源:武汉人才网 时间:2023-08-17 11:03:56 作者:武汉人才网 浏览量:
客观来说,武汉的公交、地铁还行,尽管公交经常改线,地铁死贵,但基本也能满足日常需求。
真正让人难以忍受的其实是驾车体验,也就是武汉道路交通的规划、管理不是一般的稀烂。
武汉道路设计不合理。
比如二环高架有个口子,进口和出口距离太近,上高架的和下高架的全都从一个虚线口进出,即便不是高峰的中午,都能堵出翔来。
再比如,从道路最右侧下高架的车辆想左转、掉头,下高架后要立马横跨几个车道来到最左侧才能实现,也对这几个车道的正常行驶造成影响。
最可怕的是,这种现象在武汉很普遍!
武汉车道划分不合理。
最右侧的车道,一会儿是右转,一会儿是左转,一会儿是掉头,太过随意,如果对道路不熟悉,极容易走错车道然后再换道,也加剧了拥堵。
拐向主干道的车道还不如去往小胡同的车道多,经常出现的情形是,一边是仅有的一条拐向主干道的车道再叠加掉头,各种加塞不断。一边是两三个通往辅路的车道空空如也。
还有就是,如果有两个车道,武汉经常把右转和直行放在一起,用直行的车辆压制右转的车流量。如沙湖大桥下桥后转向中北路。
高架匝道出口和路口太近。有些车辆下高架行驶到出口,要立马右转或者往右侧换道,又顾忌到右侧车道的车辆,经常紧急刹车,导致下高架的车道上经常拥堵,甚至出现交通事故。
近两年马路上多了很多固定路障,本来很长的换车道虚线口,硬生生被压缩至一半,所有车辆被迫在一口袋里同行,交通如同被扼住了喉咙。
武汉市民有法不依,导致劣币驱逐良币。
压实线随意变道、强行加塞变道、不礼让行人司空见惯,从来未见有人管理,也未见有人担责,加上不少司机边开车边玩手机、打电话龟速行驶,正常驾驶的司机自然就越来越少。
武汉的违停也是一大特色。如果说为方便市民,允许晚上在小路上停车还能理解,那么在早高峰的城市主干道上,违停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存在,但就是没办法。
此外,公交车不在公交线上行驶,随意别停社会车辆,出租车在马路上直接想停就停,也让这两大毒瘤成为武汉堵车的原因之一。
武汉市民行人、车辆互不相让。
太多的行人、电动车随意横穿马路,把马路当自家客厅,根本不看路,而且过马路的时候优哉游哉,丝毫不顾后面堵了多少车,完全一副“再牛逼你也不敢创我”的混不吝心态。
本身由于道路规划不合理导致被拥堵一路的司机,在面对这种行人、电动车的时候还怎么心平气和地礼让?
更何况,礼让的同时,还要忍受后来车辆不耐烦的滴滴声。
“行人与车辆齐飞,违章共违停一色”,成为了武汉的一大特点。所以,说一句得罪人的话:
武汉交通混乱的根源,在于武汉这座城市固有的文化!
武汉人爱囤房子,不买车位。
小区附近的道路,基本两侧停满车辆,武汉敬茶对于道路上的贴条并不频繁,造成4车道变两个车道。两车道变成单车道,极易造成交通拥堵。
武汉司机水平菜,但都“不服周”。
武汉的司机,整体水平是偏菜,心态也是幼稚的。平时通畅的时候,他们不会按照限速跑,限速80,基本都开60,堵车的时候,个个打了鸡血一样,插队变道。你超车,他就要加速。就好像,输掉前后位置关系,就像输掉钱一样难受。
我经常开车北上广的跑,上海高架,车道更窄,但是车子速度基本都顶着限速跑,而且前后车距可以认为是较为危险的车距,80kph ,前后大概10m,但是武汉开60kph ,前后需要25m的跟车距离。
你在上海开车,你可以想象成,你进入高组别的比赛,大家可以轮对论入弯,走好自己的路线,轮对论出弯。在武汉开车,就相当于大熔炉,各种组别的司机都有,更多是佛系司机,你稍微快点,他觉得你在跟他斗车,然后就开始跟你来回缠斗。
武汉司机特别爱省油。
红绿灯一定要挂N挡停车,红灯倒数3s,他还在看手机。等到绿灯亮起,他才会慢慢的N到D,大概是抖音车神看多了,什么停车不挂N挡,被追尾换变速箱。我送两个字,二逼教二逼。
电动车常年变速箱处于D挡啮合状态,你怎么挂N挡?所以我希望武汉司机强制换电车,这样起步速度会快很多。
日系车多的城市,很难提升交通速度,不知道是不是日本人生产这些车是不是为了阻碍我们发展社会主义,堵车的尽头大概率是三大妈,轩逸朗逸卡罗拉。
武汉司机的交通标识认知水平不够。
左转待行区,本意是提升路口通行速度,但是依然还有很多司机并不明白。
其实,拍违章需要三张照片,三张照片都是红灯,才能证明你违章,放心走待行区。
武汉强推ETC,造成更多不便
大量的高速收费口,ETC和人工达到5:1的惊人比例,经常人工排2-3km,而ETC却空空如也……推ETC 不是靠给大家造成不便就能提升。
ETC的问题也非常明显,一旦有一个司机ETC出了问题,需要倒车,而这时候往往工作人员不够,前车退不了,后车还在源源不绝前进。
汉口武昌的历史遗留问题太多
大量不能妥协不能拆的老建筑,汉口缺乏快速路,武昌缺乏南北的快速路,有些路口下去车子不能得到疏散,高架上经常堵2-3公里。
武汉道路标识不合理
经常出现,两股车流需要交叉到对方车道,比如有些同向6车道8车道,左侧需要去最右侧才能右转,右侧需要到最左侧才能左转。
有些路口,左转一直排队。但是直行有三个车道,且功能单一,仅仅支持直行。
早高峰红绿灯吊车尾,不被处罚。
还是那句话,武汉人敢为天下先,平时红绿灯过的唯唯诺诺,一到拥挤的早晚高峰,那就拿出武汉精神出来,最后半秒绿灯,我也要卡出去。至少开出自己的斑马线,然后造成垂直方向车流在它们绿灯时候完全开不出去。最后这个红绿灯完全报销。
武汉公共交通,走了太多弯路,从BRT,轻轨,还有有轨电车,还有单轨吊车,反正你能想到的公共交通方式,武汉全都有,尝试那么多后,终于选了地铁。
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,公共交通就是浪费时间,因为武汉实在太大了,开车哪怕是堵车,也不会比地铁慢,造成地铁不够快的原因,主要还是武汉城市实在太大了!
司机大量不良驾驶行为,比如基本上有半年多时间,你都能看到左脚放在窗户上搭着开车的,把手臂伸出来单手开车的,数不胜数。你以为是很帅,其实很土很丑很油腻,我每次超车都刻意贴近他那只手!
武汉综合交通规划设计太脑残!
武汉的交通,比较搞笑的一点就是规划上,根本就没考虑非机动车从哪里走。然后走人的地方因为高低不平,不适合走非机动车,就导致非机动车只能走机动车道。最典型的就是光谷东的高新大道那么宽的路,竟然也没非机动车道。
另外高新大道是东湖高新的脸面,不知道当时道路的设计方怎么想的?太宽了,又没有机动车道,还没做快速路设计,导致这个道路经常发生事故。
水果湖隧道,我真的不想说了,天天从那里走,从早堵到晚,哪个天才给设计的双向二车道?
水果隧道(往珞狮南路方向)入口,四车道变两车道,天天早高峰一堆车在那挤,一旦发生交通事故,或者有车故障抛锚,两车道直接变单车道,能给你堵吐了!
雄楚大道高架下高架往水果湖隧道那个方向,直接五车道变三车道,再三车道变两车道。
旁边还有个武汉理工大学,主路的人要往外挤到辅路,好进去学校,从学校出来的车要从辅路往主路挤,车流整个成了他妈的X型,这样能不堵吗?
说到这个X型的车流,二环线上辅路转东湖隧道,和欢乐大道上辅路转二环线那个交叉口,也是X型的车流,也是堵得要死不活的。
我踏马早上通勤要经过两个这种堵点,刚开始天天骂武汉市政,现在习惯了,已经麻木了。
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
分享到:
客服服务热线
24小时服务
微信公众号
手机浏览

Copyright C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潮起人力资源服务

地址:武汉市高新区 EMAIL:

Powered by PHPYun.

用微信扫一扫